1. 主頁
  2. >
  3. 主題特集
  4. >
  5. 「動物的煩惱日常2021」...

「動物的煩惱日常2021」展覽|3大知識趣味兼備周末工作坊|玩樂中認識香港大自然

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主辦「嗚鴉自然教室」客席策展「動物的煩惱日常」展覽於即日起至來年2月向公眾開放,讓小朋友透過不同的遊戲,以第一身角度體驗動物的日常煩惱!

中心更於展覽期間舉辦多項周邊活動,鼓勵大家在看完展覽後,繼續到大自然探索,學習香港生態。由11月起至2月中,不定期舉辧多個工作坊︰動物摺紙工作坊、植物迷你畫工作坊及石頭彩繪工作坊等,透過藝術與大自然互動。

另外早前舉辦的「小樹林探索之香港公園篇」反應熱烈,中心將再舉辦三場探索之旅,在導賞員帶領下,以小組定向遊戲方式探索香港公園,認識香港外來物種。

工作坊及周邊活動|小手作、定向遊戲了解大自然

工作坊1:動物摺紙工作坊!

以自己親手加工的紙摺出青蛙、烏鴉或蜘蛛等動物,發揮創意之餘,更培養小朋友對動物的觀察了解,提高動物保育意識。

工作坊2:植物迷你畫工作坊 – 製作你的大自然之窗

收集中心的植物、花朵,製作屬於自己的迷你大自然風景畫。可以將成品貼在記事簿、電話殼上帶回家,植物畫會隨時間變化,是一幅有生命的作品。

工作坊3:石頭彩繪工作坊 – 讓你的作品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

小朋友可以發揮自己的藝術觸角,為石頭添加色彩。作品會於中心花園展示,成為大自然的一部分。

加推周邊活動:小樹林探索之香港公園篇 – 尋找香港生物

看過「動物的煩惱日常」展覽,就要親身走進大自然,盡情遊戲。中心與「小樹林自然教育」合辦「小樹林探索之香港公園篇」,家長和小朋友拿著《小樹林探索手記》出發,透過尋寶和解謎遊戲,了解香港城市公園常見的外來物種,玩轉於香港公園。

「動物的煩惱日常2021」展覽  周邊活動詳情

工作坊1:動物摺紙工作坊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期間不定期舉辦
工作坊2:植物迷你畫工作坊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期間不定期舉辦
工作坊3:石頭彩繪工作坊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期間不定期舉辦
活動:小樹林探索之龍虎山篇2021年11月18日、2022年1月15日及2月5日

#活動舉辦日期及其他細節、報名方法,請留意︰
中心網頁:https://lungfushan.hku.hk/ 及
龍虎山展覽專頁:https://www.lungfushanexhibition.hku.hk/?lang=zh

「動物的煩惱日常」展覽|8位觸目動物明星

「動物的煩惱日常」展覽共設有10個遊戲,以香港出沒動物為靈感,希望讓大家以「第一人稱」角度,經歷各種動物的日常,體驗充滿趣味又有教育意義的動物生存法則!

以下8種動物就是今次展覽的明星,值得家長及小朋友好好留意。牠們包括:

最強飛行員 —斑尾塍鷸

人類記錄中,不眠不休的最遠移動距離為303公里。「陸鳥遷徙距離記錄保持者」斑尾塍鷸卻可以一口氣飛行12,200公里,為人類紀錄的40倍。牠們夏天在俄羅斯北部的西伯利亞繁殖,天氣轉涼時就沿着中國大陸沿岸地區一路南下,途中短暫在香港補給,再前往溫暖的澳洲過冬,足足飛越半個地球。但因為飛行中的停留及補給站環境愈來愈差、食物種類愈來愈少,令牠們不幸地跌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,被列作近危物種。

透過「不旅行會死!」棋盤遊戲,小朋友可以了解雀鳥遷徙路徑,以及途中遇到的麻煩事。

隱身高手 – 短腳角蟾

外表愈突出,也就愈容易被捕獵者發現,因此大部分小型動物都有着樸素的顏色,方便把自己隱藏起來。

在龍虎山出沒的短腳角蟾就是其一。牠是香港原生的瀕危物種,數量稀少。牠的身體啡呈褐色、四肢短小、背部的紋理模仿枯葉和泥土。牠是晚間動物,經常躲在枯葉下,眼睛上方的突出角狀物是短腳角蟾的特徵。

展覽中的「人類靠打扮,動物靠假扮!」遊戲還有許多有保護色的動物隱身其中,要考考一眾大、小朋友的眼力。

我的「鼻子」長這樣  – 皇蛾

皇蛾據說是世界上最大的飛蛾,翅膀最長可達25至30厘米。皇蛾變成成蟲時口部器官會脫下,只能靠幼蟲時期累積的養份維持生命,因此只剩一到兩個星期壽命。所以,皇蛾必須把握這段短短的時光,靠牠們羽毛般的大觸角,感受空氣中的氣味粒子,嗅出異性交配、嗅出番薯葉的位置產卵,繁殖下一代。

在「羽毛?鼻子?」遊戲中,小朋友可以戴上「觸角」頭飾,感受皇蛾如何偵測氣味。

模仿高手  – 幻紫斑蛺蝶

有些動物為了生存,發展出厲害的自衛方式,例如體內含有劇毒,或者長有毒針,令捕獵者不敢冒犯。可是,也有些動物明明沒有這些能耐,卻長得和有毒動物很相似,希望蒙混過關。幻紫斑蛺蝶是香港常見的蝴蝶品種,會偽裝成有毒的幻紫斑蝶,欺騙捕食者以逃過被獵食的危險。

展覽中「全民撞衫」部分,會介紹各種以模仿避開獵食者的動物物種,小朋友可以看看是否分辨到牠們。

非一般的視力  – 蜜蜂

蜜蜂似乎是大家都相當熟悉的動物,但其實沒太多人了解蜜蜂的能力!蜜蜂探測不到紅色光,人類覺得鮮艷奪目的紅色花朵,其實很難引起蜜蜂的興趣。但是,牠們卻可以看見人類看不見的紫外光。所以很多植物都有着反射紫外光、人類看不到的「標示」,像螢光筆一樣標示出花蜜的位置,吸引蜜蜂光臨。

小朋友可以於「甚麼是紅色?!」遊戲中,利用UV電筒,看看蜜蜂眼中的與別不同世界,尋找花朵為蜜蜂「鋪設」的「採蜜引路徑」。

體溫測量員 – 青竹蛇

香港一共有四種蛇有熱感測量的「絕技」,其中一種就是青竹蛇。青竹蛇可以感受一米範圍內的紅外線輻射。一旦出現溫度特別高的動物,頰窩就會向青竹蛇發出信號,這就是為甚麼在黑暗中,牠們也能準確辨認獵物。

透過「體溫測量員」遊戲,大家可以測試一下你的體溫是否能引起青竹蛇的注意。

與10萬個姊妹的團隊合作 – 黃猄蟻

黃猄蟻住在樹上,可以發展出龐大的樹上王國,如果資源充足,成員數量可超過10萬。幸好黃猄蟻依賴氣味溝通,不需要記住所有「家人」的樣子,所以亦不會認錯別家的蟻!大家族還有個好處:就算你沒時間外出覓食,吃飽了的成員也會帶食物回來跟你分享!而「外賣打包」的方式,是用自己的肚裝着、再吐出來給大家吃……

來到「大樹上的忙碌生活」,小朋友可以幫手排列樹枝,讓黃猄蟻可以去到指定地方,完成一天的任務。

世界級跳遠高手原來「近視」 – 草蜢

草蜢是世界級跳遠高手,可以輕鬆跳出比自己身體長20倍的距離。可是牠的視力卻很糟糕,跳起時看不清楚將要降落的地點,隨時跳入另一個危機!

來到「究竟要彈到哪裏去?」,大家可以隨機轉出草蜢在中心花園的落點,體驗草蜢提心吊膽的生活。

「動物的煩惱日常2021」展覽

日期:由即日起至2022年2月13日(星期日)
逢星期二至星期日
*新年、農曆新年及聖誕節公眾假期休息
時間:逢星期二、四至日 上午10:30 至下午 5:30
逢星期三 上午10:30 至下午 2:30
地點:香港半山旭龢道50號(近大學道入口)
龍虎山環境教育中心
費用:免費入場
網址:中心網頁:https://lungfushan.hku.hk/
龍虎山展覽專頁:https://www.lungfushanexhibition.hku.hk/?lang=zh
「動物的煩惱日常」十大遊戲
一︰「小朋友的煩惱日常」
二︰人類靠打扮,動物靠假扮!
三︰雀鳥的「餐具」
四︰不旅行會死!
五︰羽毛?鼻子?
六︰甚麼是紅色?!
七︰體溫測量員  
八︰全民撞衫
九︰螞蟻 – 大樹上的忙碌生活  
十︰是但彈 隨便跳 (戶外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