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主頁
  2. >
  3. 主題特集
  4. >
  5. 本地展覽|鄧廣燊《夜...

本地展覽|鄧廣燊《夜夜鳴》|組合媒介創作,結合照片、素描、現成物和錄像|探索藝術家身份|記錄遊走夜間時遇見的場景

安全口畫廊呈獻鄧廣燊最新個人展覽《夜夜鳴》,展覽於 2021 年 5 月 15 日至 6 月 19 日開放。

鄧廣燊《夜夜鳴》展覽

鄧廣燊一向以混合媒介創作,結合照片、素描、現成物和錄像等素材。作品探索藝術家自身的身份議題及個人回憶,並蒐集其關聯歷史。

是次展覽新作以「黑夜」主題作切入點,搜集五角星的符號拼湊星象,挪用並重新詮釋不同國家的電影、歷史文本,以及記錄遊走夜間時遇見的場景。

藝術家再以油畫、石墨紙本、裝置等手法表達有關身份、權力、遷徙等的命題。 

TANG Kwong San, Carousel 木馬, 2021, oil on canvas, 91 x 61 cm

其中兩幅大型油畫《香龍血樹、木馬》和《家具、盆栽》描繪了鄧廣燊日常路過的地點——其住處及工作室附近的垃圾收集站。作品聚焦在漆黑中被棄置的五角星木馬,以及散落一地的破碎家具和盆栽,有着一種轉變、遷離及逝去往昔的意味。

《有隻雀仔跌落水》

《有隻雀仔跌落水》是一件混合媒介裝置。作品主軸的木柱由上而下貫穿畫廊空間的頂部和一個注滿水的水缸,缸中放置由玩具鳥倒模而成的陶俑。

《有隻雀仔跌落水》

缸底則壓著一本書——《The Traditional Games of England, Scotland, and Ireland》,書內匯集英格蘭、蘇格蘭和愛爾蘭的傳統遊戲,並提及英國童謠《London Bridge is Falling Down》歌詞背後有關歷史政權和罪犯的內容,據說當時居民亦曾迷信把小孩埋在地基之中,以保障建築物安全。社會中未能飛翔的雛鳥,則被現實淹埋在水缸中祭祀。

另一系列《夜夜鳴》則以現成的文本及圖像重新編輯、排版、創作,當中以《我們★最幸福》一書為基礎。藝術家節錄書中六名脫北者在共產政權下黑夜生活的故事,以及在沒有月色的黑夜跨越北韓邊界的經過。素材在太陽下以藍曬技法在布本上投影、調色。作品中的石墨紙本繪畫則裝裱上茶色膠片展示,使作品看起來像呈現陳舊影像的菲林底片。

TANG Kwong San, Night Birds II 夜夜鳴 II, 2021, graphite on paper, acrylic, cyanotype on cotton cloth, 157 x 150 cm
TANG Kwong San, Night Birds IV 夜夜鳴 IV, 2021, graphite on paper, acrylic, cyanotype on cotton cloth, 157 x 150 cm

鄧廣燊《夜夜鳴》展覽
日期:5月15日至6月19日
時間:星期二至六, 上午11時至下午6時
地點:Gallery Exit 香港 香港仔 田灣 興和街25號 大生工業大廈3樓